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化外之地

人生到处知何似,应似飞鸿踏雪泥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  

2009-09-03 12:38:14|  分类: 心情点滴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 四年,沧海难成桑田,但是足以让我坚定了去飘泊,像天地间一只沙鸥。

不是诱惑于美丽,也不是诱惑于传说,而是心似浮萍,无处安放。

家,自古就浓缩了人们最柔弱的情感,父母、兄弟姐妹就是天然的朋友。常回家看看是父母内心的呐喊,低头思乡是在外之人对家的无限留恋。父母在,不远游,游必有方成为了对家的一种承诺。夜深人静,想家也会成为一种幸福。

人们怀念故土,不如说怀念家,家才是人感受生活的第一个情感单元。多少人风流人物一生遗憾于没有落叶归根,如果说故土是人的根,那么家就是根最结实的部分。

常跟朋友说,我没有家的概念,那种归心似箭的感觉就想年味一样越来越淡,是我数典忘祖,还是麻木不仁?甚至有人说,我是书读得越多,越不懂事了。不过“懂事”这个词其实含义很丰富,不同人的眼中会有不同的解读。阿谀逢迎、口蜜腹剑、正直老实、尊老爱幼、忧国忧民……都可以称为懂事,只是世事洞明皆学问。

我觉得光用懂事不懂事还难以形容我此时的窘境。可以说是长期在外读书生活已与家人有了代沟,难以消弭。有人会说我变了,其实这种变化与善恶无关,也跟所谓的高低贵贱无关,只是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。面对母亲,相顾无言,一方面我不善于说,另一方面共同语言少,母亲也是如此,以前经常训斥她以致现在她对我们已经不管不问了。面对兄弟,不知从何说起,我们都一样的固执,一样的坚持自我。或许是家庭环境让我们都成了这样的性格。尽管话不是很多,但我知道血浓于水。

以前不想回家是不想看到父母的劳累,只想默默努力回报他们,以这种自欺欺人的方式换来一时的心安理得。上大学那年,父亲这座山倒了,家瞬间变得四分五裂,没有一个人能够修复。四年,转瞬而过,但心迹早已发生变化。所有的生活节奏、人生选择、快乐悲伤似乎都与家没有太多关系。很多人想自由却囿于家人的管治,而我是把得到家人的只言片语当成了奢侈或是一种偶然的快乐。

人生几度春秋、几度悲凉。然而,流浪并不该成为凄凉的宣誓,而是一种生活状态。

只是,我很期盼家的温暖,能在自己无力前行的时候看到万家灯火,从而鼓起勇气、满怀自信地走下去。

修身、然后齐家,不知自觉已经走到了成家立业的路口。忽然,就有了我想有个家的冲动,而这确是也是需要好好考虑的事情了。每天下班,同事说回家了,我也想回家,可是家在何方?只能默默念叨:“我想有个家,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”。

 

 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136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